一、五原黄柿子的崛起之路
五原黄柿子的发展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上世纪 50 年代,黄柿子开始在五原种植,凭借其颜色金黄、个大肉厚、含水量少、沙甜可口的特点,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起初,种植规模较小,品种也较为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政府和农户开始重视黄柿子产业的发展。
在育种方面,采取“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对本土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推进新品种研发。如今,五原黄柿子主要有 636、650 及常规自留种,基本实现籽种自主可控。在种植模式上,发展出暖棚、拱棚和大田三类种植模式。2023 年种植面积达到 3000 余亩,年产量 1.5 万~1.8 万吨,年产值约 7020 万元~8550 万元。
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特色产业,五原黄柿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农户的辛勤付出,共同推动了黄柿子产业的崛起。如今,五原黄柿子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五原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品质保障与品种创新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五原县地处北纬 41 度农作物生长黄金带,位于河套平原腹地。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高度 1102.7 米,年平均气温 7.0℃,无霜期 117—136 天,平均年降水量 169 毫米,年蒸发量 2067.8 毫米,属半干旱类型。其土壤类型主要有灌淤土,耕作性好,含钾量高。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为黄柿子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产出的黄柿子颜色金黄、个大肉厚、沙甜可口、含水量少,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C、可溶性糖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据检测,维生素 C 含量 20 - 3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2 - 6%,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为 0.4 - 0.65g/100g。
(二)科技支撑下的品种改良
五原县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开展黄柿子本土品种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推进新品种研发。2020 年开始,责成蔬菜办开展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如在胜丰镇新丰三社选择明地灯笼红香瓜单果 40 个,在隆兴昌镇隆盛村温室内选择黄柿子单果 12 个,作为提纯单圃田用种。通过这种模式,培育出了产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的新品种 2 个。新培育的品种既保持了黄柿子原有的口感和营养,又具有产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等特点,满足了加工销售的市场需求。同时,在黄柿子种植过程中积极推广“五提五增两防控”综合技术措施。利用穴盘基质育苗提高秧苗质量、采用高垄栽培技术提高地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黄柿子的抗害性,提升了品质和口感。如今,五原黄柿子从温室大棚种植到拱棚种植再到大田种植,上市时间从当年 4 月中旬一直延续到次年 1 月,基本实现了四季生产、全年供应。2023 年,五原黄柿子种植面积达 3000 亩,产量为 1.62 万吨,产值约 7380 万元。2024 年,计划种植黄柿子 3000 亩,产量预计 1.5 万吨至 1.8 万吨。
三、销售渠道的拓展
(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原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线上,依托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自营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渠道,将五原黄柿子销往全国各地。2023 年,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网络销售黄柿子约 27.5 万单、137.5 万斤,销售额 1375 万元,同比增长 17.68%。销售黄柿子的企业店铺和个人店铺有 45 家,其中包含 3 家成熟的黄柿子供应链公司。园区与淘宝、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企业合作,为入驻电商企业提供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系统化优质服务,让五原黄柿子插上互联网“翅膀”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同时,全国上千名直播达人分享五原黄柿子的相关链接,订单纷至沓来。公司与当地 100 户黄柿子种植户采取订单式合作,当天采摘、精挑细选、分类包装后发走,保证了黄柿子的新鲜度。
在线下,五原县与全国 20 多家连锁酒店企业签订协议定点销售,建立 5 家市外直销店,90 家五原黄柿子火锅店遍布区内外。在各大农特产品经销门市,作为礼盒销售的黄柿子一箱一箱地被运走,成为市民游客走亲访友必带佳品。此外,还有区域代理公司订单批发、特色农产品经营门店销售、农户个人售卖等多种途径,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二)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
品牌建设对提升五原黄柿子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原黄柿子先后获批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先后授权 26 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这些荣誉和认证不仅提升了五原黄柿子的品牌价值,也为其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通过举办黄柿子文化旅游季、黄柿子火锅宴、黄柿子采摘、黄柿子展会等多种特色活动,提升五原黄柿子的知名度。以柿为媒,扎实推进“农业+文旅”融合,让广大农户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户们不仅通过销售农产品增加了收入,还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中,为游客提供农家乐、民宿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探索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品牌建设还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黄柿子产业的发展中来。全县有黄柿子生产、贸易类企业 7 家,主要产品有黄柿子汁、黄柿子火锅底料、黄柿子气泡水和黄柿子丁等,年产量 1700 余吨、产值 3800 余万元。这些企业不断创新产品,丰富黄柿子深加工产品品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了五原黄柿子的品牌影响力。
四、精深加工的多元产品
(一)丰富的黄柿子制品
五原县为将黄柿子“吃干榨尽”,主攻黄柿子精深加工,陆续开发出了种类丰富的黄柿子制品。黄柿子汁采用 NFC 工艺,100%原汁鲜榨,经过清洗精拣、冷压榨汁灌装和 UHT 瞬时高温杀菌,释放出黄柿子的营养。每一口黄柿子汁都是浓浓的柿子味,开盖便能闻到浓郁的柿子香,入口清新酸甜,让人倍感满足。2023 年,五原县有黄柿子汁生产贸易类企业 3 家,产量达 930 吨,产值 2264 万元,产品走向北京、上海等城市,逐渐红遍大江南北。
黄柿子火锅料由新鲜黄柿子熬制而成,每锅底料的制作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黄柿子。其口感独特,无添加剂,好吃营养,味道鲜美。黄柿子火锅店在全国共有 90 家,生意十分兴隆。五原县现有黄柿子火锅底料生产贸易类企业 6 家,2023 年产量 460 吨,每吨消耗原果 1.25 吨,共用黄柿子 575 吨,产值 1475 万元。
黄西红柿气泡水是五原黄柿子创新的成果之一。果汁含量高达 20%,是市面上果汁型气泡饮料标准的 8 倍。当饱满多汁的黄柿子与清爽的气泡水相遇,酸甜的汁水在口中绽放,即刻带来满满的维 C。它还具有零脂肪的特点,是能无负担畅饮的快乐水。
黄柿子果糕酸甜软糯,口感丰富,味道浓郁,满口果香。营养与口感同时在线,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美妙的酸甜滋味。
此外,还有黄柿子丁等产品。采用五原县自然完熟优质黄柿子制作而成,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B1、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马口铁罐无菌灌装,保留了新鲜黄柿子的营养和口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香精,开罐即食,方便又美味。小小一罐黄柿子丁还漂洋过海出口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地。
(二)产业融合的发展前景
黄柿子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黄柿子产业的壮大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五原县从事黄柿子产业的农户有 3000 余户,产业链从业人数超过 10000 人,全产业链产值达 5 亿元。农户通过种植黄柿子、参与黄柿子精深加工以及乡村旅游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收入的增长,走上了致富之路。
另一方面,黄柿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科技支撑下的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同时,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的拓展,也使得五原黄柿子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黄柿子产业有望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随着更多黄柿子产品的研发和推出,如黄柿子混乳、黄柿子果酒等,黄柿子产业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政府将加大对黄柿子产业的支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做好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品种提纯、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建成集种子培育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体系,力争黄柿子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超过 5 亿元,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