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吃糖无关,肥胖、饮食不节等是诱因。Ⅰ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Ⅱ型增多与不良习惯相关。新生儿可母乳喂养,督促孩子锻炼,多吃杂粮,少吃零食。“小糖人”要合理饮食,定时定量,限制纯糖制品等。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以往儿童所患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有关。
Ⅱ型糖尿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Ⅱ型糖尿病的儿童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诱发糖尿病的因素
除了吃糖之外,以下因素也会诱发糖尿病:
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高风险因素,而且儿童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患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尤其对有肥胖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的家庭,从小帮宝宝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碳酸饮料
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喝多了会诱发儿童糖尿病,逐渐成为儿童糖尿病的“隐性杀手”。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数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且每年都以10%的幅度上升。糖尿病权威专家认为,过多喝碳酸饮料是儿童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预防儿童糖尿病
为了预防儿童糖尿病,家长需要:
新生儿和婴儿早期不吃牛奶
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喂食牛奶者,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暗白刺激儿童产生牛血清抗体有关。所以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最好是母乳喂养。
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孩子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多吃“杂”粮
最好保证每餐吃一种水果或蔬菜,并且每天变换花样,或用不同的方法烹饪。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
少吃零食
预防儿童肥胖和糖尿病,要学会正确吃零食。预先准备少量或小包装零食,避免宝宝无意识吃过了投。每天食用零食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且数量不宜过多。
“小糖人”怎样合理饮食
想要维持血糖“安全达标”,仅做胰岛素治疗是不行的,还需要在糖尿病计划饮食的基础上,合理规范饮食结构,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每日摄入热量给予目标管理
糖尿病患儿每日摄入热量计算公式:每日热卡=1000+年龄*(70-100)千卡/天
70-100的选择原则:若孩子较胖,应选择偏向70;若孩子平时胃口较大,应选择偏向100,因为他平时的消耗或食用的食物偏多,否则他的饥饿感很强,不利于饮食管理。
平衡膳食
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特点不同,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适当添加牛奶、鸡蛋、鱼虾、瘦肉以及豆制品等等。
充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儿童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日五蔬果”的原则,在种类的选择上要注意每天选择五种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蔬菜、水果,充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细嚼慢咽吃饭
细嚼慢咽,让一餐摄入的各种食物充分混合,这样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同时,细嚼慢咽也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素。
定时定量进餐
定时定量,及时进餐,也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可以保障孩子的血糖值在正常范围。
饮食禁忌
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如一定要吃甜食,可用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剂代替蔗糖。
高糖分水果即含糖量高于10%~15%的水果,如柿子、荔枝、红果、甘蔗等尽量不食用,可选用含糖量低的西瓜、桃、苹果、枇把,也可用西红柿、黄瓜、青萝卜代替。
食用水果时,应适当减掉部分主食,时间要妥善安排,最好放在2餐之间。
零食
零食是孩子的最爱,对于“小糖人”来说会有很多的限制,但是并不是不能吃零食,比较适合“糖宝宝”吃的零食是奶酪、全麦饼干、桃仁、水果干、酸奶和水果等。
Tips:建议家长们要正确的认识糖尿病,对预防、控制和治疗都有好处!如果可以,请转发告诉身边有需要的人吧!
预防儿童糖尿病需多方面注意,母乳喂养、锻炼、合理饮食等都很重要。控制热量摄入,平衡膳食,保证蔬果,细嚼慢咽,定时定量进餐,限制纯糖制品和高糖水果,可适当吃奶酪等零食,正确认识糖尿病,转发给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