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是产后一月内受内外因致的疾患,未治愈会留病根。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因有亡津失血、瘀血内阻等。产后需注意多方面,月子病可通过中药汤剂、沐足、艾灸、贴耳穴等中医疗法治疗,产妇应及时调理恢复健康。

月子病的临床表现

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

月子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冷、风、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这都是月子病的典型表现。如果月子病是由于情绪忧郁引起的,还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如果月子病是由月子里房事引起的,还会有四肢乏力、腰酸、嗜睡等症状。而因怒气引起的月子病则会同时伴有大小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

月子病的病因

月子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三种:
1、亡津失血: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骤虚,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所致。
2、瘀血内阻: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血为寒凝,以导致恶露不畅,留而成瘀;或复因产前即有气郁血滞,以致瘀血内阻;或因产后余血浊液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
3、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正气减弱,即所谓“产后百脉空虚”,因身体虚弱,稍有感触,或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变生百病所致。
总之,“虚”、“瘀”是月子病的主要诱因,故有“产后多虚多瘀”之说。

产后的注意事项

根据大多数月子病人的病因,出以下注意事项:
1、孕妇产后一月内禁止过性生活,否则可能伤及性命。为保险起见,百日后才可。
2、产妇要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开阔、少思少想。
3、孕妇坐月子期间减少活动,也不可久站、久坐,以免劳累过度留下病根,更不可过于劳累。
4、孕妇坐月子期间要注意饮食,不可过饱过饥,不要吃生、凉、辣之物;除粮食以外的食物不可一次吃的过多,更不可因担心肥胖而节食。
5、孕妇坐月子期间要注意保暖,千万不可着凉。不要穿拖鞋、短袖衣服、短裙,春秋冬季出门要戴帽子;出汗后一定要在室内等凉干后再出门;即使是夏天也不能用凉水洗脸、洗手、洗脚、洗澡。

月子病的中医疗法

月子病可以通过多种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1、中药汤剂
-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 食疗: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达到食疗效果。
2、沐足: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月子病虽难治,但多种中医疗法可助康复。如中药汤剂、沐足、艾灸、贴耳穴等,能养血益气、温通经络。产妇需注意产后各事项,避免病情加重。及时治疗调理并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