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之害

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确实不容小觑。首先,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脑梗死或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据统计,肥胖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是正常体重者的 2 至 3 倍。

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发展为糖尿病。研究表明,超过 80%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

肥胖还会引发高血脂。体内脂肪含量增多,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肥胖还可能导致骨关节炎。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容易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形。同时,肥胖也与某些类型的癌症有关,如乳腺癌、结肠癌等。研究发现,肥胖者患这些癌症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 10% 至 30%。

肥胖还可能导致不育。对于男性来说,肥胖会影响精子质量和数量,降低生育能力;对于女性来说,肥胖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排卵和受孕。

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肥胖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减肥之策

(一)饮食之重

减肥最基本的原则是每天消耗掉的热量要超过吃进去的热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男性每天减少摄入 1.5 大卡的热量、女性每天减少摄入 1.2 大卡的热量,每个月体重就可以降低 1 斤。这意味着每顿饭少吃一两口饭就可以达到缓慢减重的目的。

低脂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都是减少总热量的有效方法,其减轻体重的作用相似。素食也具有轻度减肥作用并降低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地中海式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包括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全谷物、海鲜和健康食油(如橄榄油)为主,尽量少吃、不吃含糖食品和饮料以及精加工食物。坚持地中海饮食除了适度减肥外,还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二)运动之效

每周坚持 150 分钟以上的快走或慢跑对减重肯定有帮助,同时还会对全身健康产生全面有益的影响。一般来说,减肥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讲究,三个月时间体重下降约 5% 比较科学,容易长期坚持。运动减肥也是一样,每周中等强度运动 150 分钟以上,三个月时间多数可以初步达到减肥的效果。每次运动时间 30 分钟以上,可以采用慢跑跟力量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如慢跑 3 - 5 分钟,再选择下蹲起、高抬腿、平板支撑等力量锻炼。减重需要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每个月减轻两三公斤最好,减重太快太急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因为脂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肝。

(三)坚持之要

近年来人们讨论比较多的轻禁食或间歇禁食等均有助于减轻体重。例如每周禁食一天(可以适量吃蔬菜水果)或者过午不食,都有一定效果,但要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身体虚弱或者患有严重疾病者不宜采取这种减肥方法。轻断食一定要规律,次数应控制在每周 2 天以内,如果不是很胖,每个月 2 次。在轻禁食期间,应选择低热量食品,如水果蔬菜、菌藻类、牛奶豆浆等,保持饮食多元化。这些禁食方法有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铁等)缺乏的风险,必要时需予以补充。

三、老年人的体重考量

(一)过瘦之弊

老年人过瘦常常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则多表现为糖尿病。甲亢也是导致老年人消瘦的原因之一,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为多食善饥、体重下降、心慌等,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体重下降。此外,老年人过瘦还可能是恶性肿瘤、心衰、结核病、消化道疾病等的表现。

老年人过瘦不仅反映了体内脂肪含量少,还意味着体内骨骼重量下降(骨质疏松)以及骨骼肌(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瘦肉)减少,这在专业上叫做 “肌少症”。肌少症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乃至寿命密切相关。体型过瘦的老人常伴有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多种感染性疾病,发生骨折的机会也会增多。

(二)过胖之患

老年人太胖肯定不好,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甚至肿瘤等疾病。比如,肥胖通气不良综合症在肥胖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肥胖者体重过大,耗氧量大,患者疲乏、少动、嗜睡、呼吸运动度减弱、换气障碍、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可发生紫绀、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冠心病也是肥胖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肥胖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合并冠心病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在肥胖老年人中得发病率较高,是导致肥胖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与肥胖关系密切,我国 14 省、市 31 万多人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 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 2.82%,是前者的 10 倍多。

(三)适度之求

老年人并非越瘦越好,民间 “有钱难买老来瘦” 说法不准确。老年人标准体重需结合其身高而定,一般可通过体质指数(BMI)来判断,老年人 BMI 正常范围一般在 18.5kg/㎡到 23.9kg/㎡之间。健康人体重指数应该为 19~24,超过 24 就算超重,超过 28 就是肥胖。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可给健康带来全方位益处。即便体重减轻 5% 到 10%,也可以显著降低患这些慢性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计算体重指数(简称 BMI)是评估是否超重或肥胖的简便易行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平方(单位:米)。

四、综合审视

减肥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减肥的目标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老年人而言,体重管理尤为重要。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胖。过瘦可能意味着存在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等,还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骨折的机会。而过胖则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因此,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饮食和运动。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合理膳食,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总量,避免暴饮暴食。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门球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然而,在减肥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警惕减肥方法的风险。过度节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还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不科学的减肥方法,如只吃蔬菜水果、催吐、强运动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胃病、神经厌食症等。

减肥需要科学合理,老年人应重视体重管理,保持适度体重对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