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对人体重要,宝宝却不宜多吃。吃盐过多会损害肾脏、降低抵抗、影响锌钙吸收等。1 岁内无盐,1 - 3 岁少盐,6 月内母乳及食物含盐已足。要注意母乳妈妈盐量,全家清淡饮食,别用大人标准衡量宝宝食物,患病更要控盐。
父母的担忧
父母担忧一:宝宝会觉得辅食很难吃吗?
很多爸爸妈妈会担心宝宝觉得辅食不好吃,因为辅食没有盐味,口感也可能比较奇怪。他们认为给宝宝的辅食加点盐能让他乐于进食。然而,给宝宝加盐是不可取的。首先,宝宝还没有到能吃盐的年龄;其次,宝宝的味觉还没发育好;最后,给宝宝加盐对他的成长危害较大。
孩子还小,没有接触过其他的调味料,他怎么知道盐是什么味道呢?从何谈口味清淡呢?
父母担忧二:宝宝不吃盐会没有力气,走路不稳?
老人们常说宝宝不吃盐会没有力气,走路不稳。他们认为要每样食物和味道都给孩子喂一点,这样长大才不会挑食。其实,这与一代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以前物质匮乏,在吃一些普通的食物时如果有盐作为调料,那么就会变得美味,带来了饱腹感和幸福。以前普通的老百姓家有时候长期吃不到盐,但要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身体的钠流失而得不到补充,从而出现电解质紊乱,导致人体乏力。但现在,吃不起盐的家庭应该不存在了吧!
盐分摄入过多对宝宝的危害
1、损害宝宝肾脏
宝宝的消化、肾脏功能还不太健全,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2、使宝宝抵抗能力下降,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盐分摄入过多还会影响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宝宝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相应减少,那么各种病菌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生长。
3、影响锌的吸收
宝宝还小的时候如果摄入过多的盐会影响体内对锌、钙的吸收,导致缺锌少钙,由此会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骨骼发育,还会造成其免疫力下降,个子小,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4、导致重口味宝贝
常吃过咸的辅食,易养成“口重”的饮食习惯,成年后易罹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宝宝多大能吃盐
给宝宝加盐应该遵循:1岁内无盐,3岁内少盐的原则。
根据最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岁以内婴儿不建议使用任何调味品,1-3岁的幼儿每天也才1克多一点。
6个月以内的宝宝
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此时,给宝宝的辅食中没有必要添加食盐。
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
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
婴幼儿对盐的敏感度
要高于成人,如果食物中含盐量为0.25%时,成人会觉得比较淡,但是宝宝就觉得已经很咸了。
对于1~3岁的宝宝
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控制在1克左右,最多不超过2克(成人是6克),也就是一粒黄豆大小。
宝宝吃盐注意事项
1、母乳妈妈切忌摄入过多盐分
有的母乳妈妈的口味比较重,食物中会放比较多的盐,母乳妈妈食用过多盐会导致乳汁中含有相对多的盐分,从而导致宝宝也摄入过多的盐分。
2、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
宝宝的口味与父母有关,建议父母在准备食物时尽量少盐少糖,避免宝宝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以免长大后难以纠正。
3、不要拿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宝宝食物
也许宝宝的食物在大人看来非常没有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如果大人吃着够味道的话,宝宝吃一定是咸了的。
4、患有慢性疾病一定要控制盐分摄入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待菜肴烹调好后再放盐。
1~3岁宝宝的食品如何加盐
1岁以前,母乳、牛奶以及一些食物中含有的盐分已经能满足宝宝所需要的盐分,无需额外添加。
1~3岁宝宝可以少量加盐,但也要注意方法。
1、菜快熟或出锅时放盐
待食物快熟了的时候再加盐,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2、借味调味法
妈妈们如果觉得宝宝的食物太过清淡无法入口的话,可以借一些食物特有的酸味、甜味等来进行调味,代替咸味。
宝宝吃盐需谨慎,1 岁内无盐,3 岁内少盐。过多盐摄入会损害肾脏、降低抵抗力、影响锌钙吸收及致重口味。母乳妈妈勿食盐多食物,全家应清淡饮食。1 - 3 岁宝宝少量加盐要注意时机和方法,严格控制摄入量,建立合理用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