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辅食是成长关键步,却易遇状况,如拒绝或腹泻等。面对这些,宝妈别慌,要采取正确措施。从添加顺序到应对不适,从流质到固体,各环节都需科学合理,助力宝宝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阶段,健康成长。

添加辅食后的常见状况及应对方法

孩子出现不适时如何处理

宝宝开始吃辅食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其消化情况。如果出现腹泻或便中有较多黏液的情况,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品,等孩子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但是,家长应了解,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孩子的大便可能会有些改变,例如便色变深,呈暗褐色,或便里有尚未消化的残菜,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吃流质或泥状食品的时间不宜过长

宝宝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通常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流质或泥状食品非常适合他们消化吸收。但是,不能长时间给孩子吃这样的食品,因为这样会使孩子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孩子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辅食不可快速替代乳类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吃上丰富的食物,在孩子6个月以内便减少摄入母乳或其他乳类,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月龄,孩子主要食品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

辅食添加顺序

1. 淀粉类食物:满6个月后,最好的起始辅食应该是婴儿营养米粉;
2. 蔬菜:逐渐在米粉内可加入一些蔬菜泥;
3. 水果:7~8个月后可开始添加;
4. 蛋黄:7~8个月后可开始添加;
5. 肉泥:7~8个月后可开始添加;
6. 鱼泥:鱼汤应该再晚些添加,以防过敏;
7. 两顿完全辅食喂养:大约孩子10个月时可以进行。

辅食添加时出现腹泻

刚开始添加蔬菜时特别容易出现拉肚子现象,家长可以稍停1~2周后再添加。最好先给孩子加菜叶做成的菜泥,等孩子适应后再慢慢添加。

其他注意事项

宝宝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需要爸爸妈妈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帮助宝宝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固体食物阶段,让其吃得营养、长得健康!

孩子开始吃辅食,虽有状况但不必慌。遇不适停添,恢复后再试;流质泥状食品不宜久吃,错过咀嚼关键期;不可过早让辅食替代乳类;辅食添加有顺序,从淀粉到多样;加辅食腹泻可稍停后再加。科学合理助宝宝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阶段。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