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常帮宝宝清理耳屎,殊不知这对宝宝健康有害。宝宝外耳道未发育成熟,掏耳易致不良后果,如炎症、鼓膜穿孔等,还可能引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转化为癌症。其实耳屎作用重大,能阻止异物、消声护耳等,过多积存也有影响,可按步骤帮宝宝清理或就医。
经常给宝宝掏耳屎的危害
容易引起炎症
小宝宝的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受到伤害。经常掏耳屎会刺激耳内娇嫩的皮肤,导致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鼓膜破裂,损伤宝宝的听力。
可能诱发乳头状瘤
临床医生发现,经常掏耳屎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反复受刺激,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它是良性的,可以用手术切除,但是容易复发,多次复发后可能转化为癌症,危及生命。
耳屎的正面作用
保护耳道
耳屎就像哨兵一样守护着外耳道,防止异物进入,保护耳道和鼓膜。它可以粘住灰尘,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如果小飞虫飞进耳朵,尝到苦涩的耳屎也会立刻飞走。
减低声波冲击
耳屎可以起到消声器的作用,减低声波冲击,保护鼓膜,防止听力下降。对于听力发育中的宝宝来说,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尤为重要。
防止感染
耳屎具有油腻性,可以防止洗澡时水流进耳朵,防止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耳屎过多时的处理方法
自行处理
1. 在宝宝临睡前,给他滴1-2滴耳药水,稀释耳屎。
2. 保持姿势2分钟,使药水充分浸泡耳屎。
3. 在宝宝患病耳朵内塞入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
4. 第二天取出耳塞,耳屎可能粘在上面被清除。
就医处理
如果自行处理无效,建议就医。医生会使用耳镜检查耳屎量和堵塞程度,用针筒注射温水冲洗耳屎,安全且不疼。
宝宝的耳屎虽看似无用,实则作用重大,能阻止异物、保护听力等。常掏耳屎易致不良后果,积存过多也有影响。可滴耳药水稀释,塞消毒棉球,必要时到医院冲洗,让我们正确对待宝宝的耳屎,呵护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