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子宫至关重要,中医称常按 3 个穴位可保养子宫。子宫穴位于下腹部,三阴交在小腿内侧,水泉穴位于内踝后下方。此外,游泳、快走、做“暖宫操”、减少高脂食物、严防产后宫脱等也能保养子宫。

女性子宫保养方法

穴位按摩法

中医认为,按摩特定穴位可以有效保养子宫。以下介绍三个常用穴位:

1、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中(肚脐眼的中心)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注:穴位所用的“寸”为“同身寸”,约等于自身中指中间指节的长度)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此穴三五分钟。孕妇慎用。

2、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脚踝内侧那个拱起的骨头下缘)直上3寸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三五分钟,建议先按揉右腿,再按揉左腿,交替进行。

3、水泉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 此穴位也相当于反射疗法中子宫反射区,按摩方法同三阴交穴。

其他保养方法

除了穴位按摩,以下方法也有助于子宫保养:

1、每周游泳一次: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每周游泳2小时,可使宫缩能力提高一成以上。养成游泳习惯,能提高宫缩能力,保持子宫内温度。

2、每天快步走30分钟: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子宫血液循环速度可提高10%。

3、每周做3-4次“暖宫操”:方法是:双膝自然分开,跪在垫子上,挺直腰部,向前弯腰,让胸部尽量接近垫面,保持5分钟。接着平躺在垫子上,做收腹提臀运动,臀部在空中尽量保持3~5分钟,感觉子宫随身体一起收缩。

4、减少高脂食物摄入: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喝水,按照最新推出的4+1金字塔膳食结构来摄取必要的营养。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5、严防产后宫脱:产后不注意休息,经常下蹲或干重活,增加腹压,容易导致子宫脱垂(宫脱)。产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

女性养护子宫的方法多样,可常按子宫穴、三阴交穴、水泉穴。同时,游泳、快走、做“暖宫操”,减少高脂食物,严防产后宫脱等也能助益。关爱子宫,从日常点滴做起,让女性健康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