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趴着睡,妈妈们担忧其好坏。其实,这只是阶段习惯,能获安全感。趴睡有好处如提高睡眠质量、让宝宝更聪明、避免呛奶等,但也有危害如潜在婴儿猝死综合征。到底能否趴睡,关键看宝宝是否能自主翻身等,爸妈需谨慎对待。
宝宝趴睡:利弊分析与科学建议
宝宝为什么喜欢趴着睡?
宝宝爱趴睡,其实是他们某个阶段的习惯和喜好,这样的睡姿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也能减少外界的干扰,睡得更舒适。
1、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是他们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
2、趴睡时,胸部、腹部等都被包裹保护,脸部朝下,手臂或衣物、被褥等能遮挡一部分光线和杂音,让宝宝获得更安静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趴睡有哪些好处和危害?
趴睡的好处
1、提高宝宝睡眠质量:趴睡能阻隔外界的干扰,让宝宝睡得更香。个别受到肠绞痛干扰的宝宝,适当的趴睡能缓解症状。
2、让宝宝更聪明:会趴睡的宝宝说明已经能自由翻身了,也说明他会选择自己最舒服的睡姿了。趴着睡睡眠质量会更好,在呼吸畅通的情况下,趴着睡觉的姿势也会供给大脑更多的氧气,所以有利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3、避免被呕吐物呛到:有的宝宝喝奶之后会出现溢奶、呛奶的情况,趴着睡,就可以降低吐奶窒息的危险。
趴睡的危害
趴睡最大的危害,莫过于潜在的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1、如果宝宝睡着之后,将脸脸直接埋进枕头或被子里面,很容易导致窒息。
2、多项研究已表明,仰卧睡姿不仅可以降低SIDS的发生率,还可以避免腮腺挤压和口水外流。
3、因为婴儿头部大,神经系统尚未成熟,颈部力量相对不足,若趴着睡的时候,翻转不及时,口鼻容易被枕头、毛巾、棉被等堵住,从而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宝宝到底能否趴睡呢?
1、如果是小月龄的宝宝,让宝宝趴着睡,大人必须一步不离地在旁边看护,包括晚上,以免发生窒息。
2、翻身能力还不太强的宝宝,如果一不小心翻过去趴着睡了,建议还是帮助他翻过来比较好。
3、如果宝宝已经学会了自主翻身,并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也可以灵活地转动头部确保呼吸畅顺了,那么可以允许宝宝选择自己最舒适的睡姿。家长要做的是,避免在床上放置填充玩偶,寝具避免过于柔软、宽松。另外,时刻关注孩子睡眠情况,有家长监护。
宝宝睡觉注意事项
1、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2、环境不该过分安静: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
3、被子不该太厚: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4、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5、白天不该睡得过久: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
为了让宝宝能睡出好的漂亮的头型,建议平时宝宝睡觉时,帮助他们适当调整一些睡姿,躺睡、侧睡、趴睡等多种睡姿结合,采取各种睡姿轮换的方式,更有利于宝宝身体的发育。
宝宝趴睡有好处也有危害,小月龄需看护,学会翻身可自主选择。睡觉时别含乳头奶嘴、环境不必过分安静、被子别太厚、别在哼唱声中入睡,白天别睡过久。多种睡姿轮换利于发育,爸妈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