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爱重口味食物,却不知其易致营养流失。味道重的食物多存在盐、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问题,如盐有一定毒性,各类咸味调味品含大量钠,会增加肾脏负担等。太咸时加糖和味精,虽味道醇厚,却使钠含量剧增,不利于健康。
味道重的食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高盐
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盐就是氯化钠,它是一种防腐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1、除了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黄酱、豆酱、日本酱、沙茶酱、豆瓣酱、辣椒酱、腐乳、豆豉、蚝油、虾酱、鱼露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钠。
2、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水肿,升高血压,造成组织脱水,增加胃癌风险,加剧经前期不适,还会增加尿钙流失,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等等。
高糖
太咸了,人体会感觉不愉快,所以厨师会想办法让菜咸而不腻,常见的办法就是放糖和增鲜剂。
1、糖能减轻咸味、调和百味,加了糖之后,就可以放更多的盐而不觉得咸得难受,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浓郁够味的感觉。
2、可惜,糖本身也是不利于健康的,味精则会进一步增加钠的含量。
3、所以,大量盐加上糖加上味精的调味组合,味道非常醇厚够味,却意味着其中的钠含量已经相当于正常调味的两三倍了,相当不利于健康。
口味重的食物虽美味却暗藏危害,其含盐量高,过多钠会加重肾脏负担等。厨师为减咸放糖增鲜,虽味道醇厚却使钠含量剧增,不利于健康。我们应减少口味重食物的摄入,关注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