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难被察觉。其致病因素众多,如遗传、胃炎、饮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了解这些因素对预防胃癌关键。同时,胃癌症状多样,消瘦贫血、上腹疼痛等常见,还可能转移至多处,引发并发症,需多加留意。
胃癌的致病因素
1. 遗传因素
大量的回顾性调查数据显示,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聚集倾向明显。研究表明,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出四倍。因此,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2. 慢性胃炎
胃癌与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类胃癌的发病率与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病史长短密切相关。萎缩性胃炎会导致粘膜功能和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增加,从而导致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亚硝基化合物已被证实可引起胃癌。
3. 饮食因素
饮食与胃癌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这是胃癌病因中一个无可争议的方面。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
1. 高盐饮食:长期食用高盐食物会增加胃癌风险。
2. 烟熏腌制食物:烟熏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3. 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也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4. 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胃癌风险。
5.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胃癌风险。
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幽门螺杆菌的不同菌型会导致不同的胃癌发生率。
胃癌的症状
1. 消瘦和贫血
大约 90% 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消瘦,往往在体重减轻 2.5-5 公斤后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发展,消瘦会更加明显,有的患者体重减轻 5-15 公斤。大约一半的胃癌患者伴有贫血,患者会感到乏力,轻度贫血往往不易察觉。
2. 上腹疼痛
中晚期胃癌患者疼痛多明显且持续,不易缓解。疼痛程度不一,可表现为胀痛、锐痛、钝痛、气痛等多种多样,进食后不缓解,甚至加重。
3. 厌食、恶心、饱胀、呕吐、吞咽梗塞
这些症状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4. 呕血、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
多数胃癌患者在中晚期会出现癌肿破溃出血,大出血或梗阻时可表现为呕血。
5. 低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
6. 转移
胃癌可直接蔓延至邻近的胰腺、肝脏、横结肠等器官,也可经淋巴转移至胃周围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有的患者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质硬不活动的淋巴结。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肝、肺、脑、骨骼、皮肤、卵巢等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腹水、黄疸、肝大等。癌肿本身增大可引起梗阻、坏死、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了解胃癌致病因素和症状至关重要,遗传、胃炎、饮食、幽门螺杆菌等都可能引发。消瘦贫血、上腹疼痛等症状需警惕,晚期还会转移并出现多种并发症。我们应注意规避风险,关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