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国际服务贸易成果斐然

服贸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白云山板蓝根颗粒等产品在服贸会的亮相,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国际化、时尚化成果。自 2014 年以来,白云山和黄中药多次参展服贸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不遗余力地壮大中医药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力。

白云山和黄中药拥有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的国际合作基地,白云山脑心清片、白云山穿心莲片获得澳大利亚 TGA 列册证书,白云山板蓝根颗粒、口炎清颗粒已在中国香港上市销售。2022 年,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低糖)获批澳门中成药注册证明书,白云山板蓝根系列成果在澳门进行产业化,成为 “澳门制造” 的广药名品。

此外,在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中医药展区,以 “推动实现中医现代化,促进人类共同健康” 为主题,展现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广东企业借服务贸易新业态扬帆出海,目前广东中医药消费市场规模居全国首位,拥有两个国家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服贸会不仅展示了中医药产品,还搭建了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平台。中医药文化吸引了大量海外国家游客来到中国,由白云山和黄中药自资筹建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已接待来自 23 个国家、近 300 万人次游客,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全国科普基地,并入选 “2019 - 2020 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二、海外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一)数量与分布

中国已与俄罗斯、泰国、匈牙利等国共建了 30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同时与 14 个共建国家签署传统医药合作文件。这些海外中心的建设,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从地域分布来看,海外中心覆盖了多个大洲,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作用与意义

中医药海外中心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推动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医疗选择。例如,源自中医典籍启发的青蒿素类药品,为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 已经帮助非洲多地区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另一方面,海外中心为当地培养了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科研专业人才,提升了当地的卫生健康发展能力。中国向 76 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中国医疗队,赴 30 多个国家开展 “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 等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此外,越来越多的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为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医药海外中心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在各国传统医学中绽放光彩

(一)与各国传统医学的交流合作

中国积极与上合组织国家及其他各国在传统医学领域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国政府卫生或传统医学主管部门签署了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开展了中医药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上合组织成立了传统医学工作组、传统医药产业联盟等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对话、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促进机构间务实合作。

例如,江西省以推广热敏灸技术和建设海外中医药中心为抓手,相继在瑞典、突尼斯、葡萄牙等六个国家建立中医药中心、热敏灸分院等一批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四川与 50 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中医药诊疗中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创新医药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二)共同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与各国传统医学发挥了独特优势,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力量。中医药通过治未病、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在预防、治疗、恢复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草本药物、本土治疗方法和其他的传统医学。在新冠肺炎初期,让患者第一时间吃上中药,能防止病情由轻转为重症。在重症时,中西医结合救治可减少死亡。到了恢复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如火罐、针灸、刮痧、食疗、心理治疗等能够帮助病人恢复。

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为各国深化传统医药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各国一致达成《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南昌共识》,内容涵盖建立传统医学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传统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传统医药植物种植和加工合作、加强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未来,各国将在传统医学领域展开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传统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四、第七届 “一带一路” 中医药发展论坛亮点多

第七届 “一带一路” 中医药发展论坛以 “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开放合作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为主题,在 2024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题论坛上成功举办。

论坛成果丰硕。一是成立 “一带一路” 中医药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主任委员,充分发挥服务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专家智库作用,促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二是启动 “一带一路” 中医药全球行,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医药亮点品牌活动,推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加速融入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促进中医药与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三是举行 “一带一路” 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及中华老字号企业德寿堂分别与埃塞俄比亚卫生部、古巴卫生部、柬埔寨商会签署合作协议书,提升了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为全面提升中医药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 质量与水平注入新的活力。

论坛意义重大。本次论坛邀请了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缅甸、柬埔寨、古巴等国家卫生部部长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代表,同时特别邀请香港卫生署署长和澳门药监局局长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外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两院院士、各国总商会代表及中外企业界领袖围绕热点议题进行发言,共同探讨中医药的发展及传统医学对整个医疗体系的促进作用。论坛为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传统医药发展的互鉴、增进民生福祉的共享、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协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已成为 “一带一路” 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外,论坛展览现场举办了陕西铜川 “药王” 孙思邈、河南南阳 “医圣” 张仲景、湖北黄冈 “药圣” 李时珍、安徽亳州 “神医” 华佗等古代医学名家专题展,向与会嘉宾展示中医药的独特文化魅力。展览现场还设置了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论坛成果。

五、中医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

(一)数量与诊疗量增长

近年来,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与诊疗人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23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达到 9.3 万个,总诊疗人次高达 15.4 亿。与 2022 年相比,机构数增加了 29.2%,总诊疗人次增加了 67.4%。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中医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 2018 年我国中医医院数量为 3977 家,到如今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的大幅增长,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以及民众对中医药认可度的不断提高。2023 年全国诊所数量已达 32 万,其中中医诊所有 8.6 万。2023 年全国新增诊所 36552 个,新增中医诊所 11900 个。中医诊所增长速度加快,一方面是因为群众对中医接受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

(二)服务体系完善

我国基本建成了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面,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扎实推进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高端平台。同时,建设 27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布局 35 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遴选 1158 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极大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均衡布局。

在基层医疗方面,支持 130 个地市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1000 余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 “两专科一中心”,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让更多的民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此外,2023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预计达 12.8 亿人次,实现了稳中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