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礼貌是传统美德,小学生应养成良好习惯。本次为小学生礼仪训练——敬重长辈,涵盖多方面,如正确称谓、主动问候、陪伴解闷,还包括照顾行动不便长辈等,让孩子们学会关爱长辈。
小学生礼仪训练——敬重长辈
了解长辈
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人算作长辈。一般来说,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老师、邻居中的长者等等,都是我们的长辈。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称呼他们,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不是用一些不礼貌的称呼,比如“老头”、“老太婆”。
主动问候
早上起床后,我们应该主动向长辈问好,说“早上好”!晚上睡觉前,也要向长辈道一声“晚安”。
上学时,出门前和放学回家后,都要主动向长辈打招呼,让他们知道我们安全回来了。即使出门在外,也要记得给长辈打个电话,报平安。
陪伴聊天
我们应该抽空陪长辈说话聊天,不要总是玩自己的手机或游戏。
即使他们的话题我们可能不感兴趣,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要耐心倾听,和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或者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嫌弃老人说话唠叨,因为他们只是想和你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
特殊照顾
对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长辈,我们应该给予特殊的照顾。
吃饭的时候,主动为他们盛饭夹菜,让他们吃得舒服。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时时加以搀扶,防止他们摔跤。睡觉前,为他们铺床、放垫、落蚊帐,防止他们着凉。
悉心照料
如果老人病了,我们要细心照料他们。
1、 帮助送水、喂药。
2、 洗脚或擦身等。
3、 陪他们聊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心情愉快。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1、 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
2、 行动要轻手轻脚,不要打扰长辈休息。
3、 不要随意翻看他们的东西,尊重他们的隐私。
小学生养成敬重长辈的礼仪习惯至关重要。知晓长辈范畴并恰当称谓,日常主动问候,陪其聊天解闷,还需照顾行动不便者,如盛饭夹菜、搀扶防摔等,生病时悉心照料,让礼仪之花在童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