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食运动的起源与倡导者

慢食运动由意大利人卡尔洛·佩特里尼提出,这一运动的诞生源于他对快餐文化的不满。1986 年,佩特里尼看到罗马西班牙广场的麦当劳门口,学生们坐在地上大嚼汉堡,这一幕让他深感震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快餐食品似乎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流,而传统的美食文化却在逐渐被遗忘。

佩特里尼认为,快餐文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对生活产生了冲击。他号召人们“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家乡的美食”,并投身到唤醒人们抵抗快餐食品的事业中去。慢食运动的前身是 Arcigola,正式成立于 1986 年,以抗议麦当劳在罗马市中心西班牙台阶附近开设分店。

慢食运动旨在对抗日益盛行的快餐文化,提倡维持单个生态区的饮食文化,使用与之相关的蔬果、促进当地饲养业及农业。运动的目的是“通过保护美味佳肴来维护人类不可剥夺的享受快乐的权利,同时抵制快餐文化、超级市场对生活的冲击”。

如今,慢食运动已发展至全球 122 个国家,有超过 83,000 名会员。国际慢食协会的标志是一只蜗牛,象征着饮食应像蜗牛一样优哉游哉。组织总部位于意大利北部小城布拉,在德国、瑞士、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单在意大利就已有超过 360 个分会及 35,000 名会员。

该组织架构相对松散,每个分会有独自的领导,负责当地的文化及农业,并通过举行如美食会、试酒等区域性活动推广本地的美味佳肴。慢食运动不仅在意大利本土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提醒人们放慢饮食节奏,享受传统美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为保护当地的饮食文化和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二、慢食运动的标志与组织


(一)独特标志

国际慢食协会标志是蜗牛,象征制作速度虽慢却味道上乘的食品及质量上乘的生活。蜗牛这一标志寓意深刻,它代表着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细节。慢食运动以蜗牛为标志,提醒人们放慢脚步,用心去品味食物的美味,享受生活的乐趣。

蜗牛的缓慢移动也象征着对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的尊重。传统美食的制作通常需要时间和耐心,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制作人的心血和智慧。与快餐食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同,慢食运动倡导的美食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故事。

(二)全球分布

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拥有众多会员,组织架构相对松散,各分会推广当地美味佳肴。

慢食运动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德国、瑞士、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拥有包括厂商和个人在内的会员 8 万多名,遍布全球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至今,该运动已发展至全球 122 个国家,有超过 83,000 名会员。单在意大利就已有超过 360 个分会及 35,000 名会员。

这种广泛的全球分布得益于慢食运动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开始反思快餐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关注传统美食的价值。慢食运动的组织架构相对松散,每个分会有独自的领导,负责当地的文化及农业,并通过举行如美食会、试酒等区域性活动推广本地的美味佳肴。

这种组织架构使得慢食运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饮食习惯,充分发挥当地分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各分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不仅推广了当地的美食,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在都灵举办全球最大的食品及葡萄酒展“品味沙龙”、名为“大地母亲”的食品业世界大会,以及在普拉举行奶酪双年展“奶酪”和在热那亚举办的海鲜节“慢鱼”等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慢食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慢食运动的形势与目标

(一)广泛影响力

慢食运动如今已在全球超过 122 个国家广泛开展,下设 800 个分会,拥有超过 83000 名会员。这一庞大的数字充分展示了慢食运动的广泛影响力。从欧洲到美洲,从亚洲到非洲,慢食运动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美食,反对快餐文化,追求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慢食运动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在意大利,慢食运动不仅推动了当地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促进了“慢城市”的建设。小城布拉作为“慢餐”运动发展的核心,虽然人口不到 2 万,但这里的居民注重慢节奏、慢生活,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模式。而在其他国家,慢食运动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在美国,慢食协会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中小学生,志愿者为学校的花园设定框架及举行工作坊,以将农业的艺术传播给下一代。

(二)具体目标


建立种子银行保护传统蔬果:慢食运动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及开发种子银行以保护本地食品系统中的传统且特有的蔬果。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蔬果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自 1900 年至今,欧洲已有超过 75%不同种类的食物消失;与此同时,在每周消失的食物种类超过 93%;有超过当年 33%的家畜已经或正在濒临灭绝;已有超过 3 万种蔬菜在上世纪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现在,正以每六小时消失一个种类蔬菜的速度延续。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蔬果资源,慢食运动致力于建立种子银行,保存这些蔬果的种子,以便在未来能够继续种植和传承。


发展保护传统美食:发展及保护当地的传统美食,使之延续并发扬光大。传统美食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传统和人们的情感。慢食运动通过组织各种倡导本地美食的活动,如美食会、试酒等区域性活动,推广本地的美味佳肴。同时,慢食运动还鼓励人们传承和发扬当地传统食品的食谱及制作方法,让这些美食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提倡小规模生产流程:提倡并组织小规模的生产流程,包括屠宰场及季节性食品。大规模农业及连锁餐饮业的迅速扩张,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农户无力从小规模种植及生产中获利,不得不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而统一标准的生产方式又导致当地环境的恶化及生物多样化的破坏。慢食运动提倡小规模的生产流程,旨在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规模生产流程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能够保留食品的传统风味和特色。


其他目标:慢食运动的目标还包括教导消费者有关快餐的危害,教导市民有关商业化农业及大型畜牧业的缺点,教导市民有关单一作物及依赖少数基因组的危险性,扶持小型家庭式农场并发展相关策略,游说政府将有机农业包括于农业政策中,反对政府拨款于遗传工程,反对使用农药,向学生及囚犯教授园艺,鼓励良知消费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

四、慢食运动的活动与影响

(一)举办展览

慢食协会举行各种展览以增加知名度,其中在都灵举办的全球最大的食品及葡萄酒展“品味沙龙”,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美食与美酒。展览上,参观者们可以品尝到不同地区的特色葡萄酒,感受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底蕴。同时,各种美食摊位展示着传统的区域性美食,从意大利的手工面食到法国的精致甜点,让人们领略到慢食的魅力。

名为“大地母亲”的食品业世界大会则成为了全球食品行业的盛会。来自不同国家的食品生产者、厨师、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大会上,人们分享着可持续农业的经验,交流着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为推动慢食运动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在普拉举行的奶酪双年展“奶酪”,展示了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奶酪品种。从意大利的帕玛森干酪到法国的布里奶酪,每一种奶酪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参观者们可以了解到奶酪的制作过程,品尝到不同风味的奶酪,感受慢食文化在乳制品领域的体现。

热那亚举办的海鲜节“慢鱼”,则聚焦于可持续的海鲜捕捞和消费。活动中,人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了解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倡导消费者选择可持续的海鲜产品,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展览不仅提高了慢食运动的知名度,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美食文化的平台。通过这些展览,慢食运动的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慢食的行列中来。

(二)锁定目标人群

慢食协会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中小学生,志愿者会为学校的花园设定框架及举行工作坊,以将农业的艺术传播给下一代。在学校的花园中,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种植蔬菜、水果的过程,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生长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传统农业的认识。

工作坊中,专业的农业专家和厨师会向学生们介绍慢食的理念和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如何选择优质的食材,如何制作健康美味的食物。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烹饪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此外,慢食协会还通过组织学校的美食活动,如美食节、烹饪比赛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慢食的乐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也提高了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通过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中小学生,慢食运动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健康饮食观念和环保意识的公民。虽然慢食运动在欧洲及美国的认知度仍然不高,但它对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认知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慢食运动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慢食运动

(一)北京

2015 年,北京的清真面点艾窝窝、云南丽江的石头城腊肉、吉林省白山市的板石辣酱、河北承德的兴隆土蜂蜜、应县凉粉等 70 种入选慢食协会的“味道方舟”。国际北京慢食春秋论坛开启了的第一艘航船,标志着慢食运动在北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举措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北京传统美食的魅力,也为慢食理念在北京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成都

2017 年,第十四届成都美食旅游节暨第七届国际慢食全球大会开幕式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来自全球 92 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 多位国际慢食协会嘉宾,以及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 300 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开幕式。这是国际慢食协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全球大会。在现场,国际慢食协会创始人兼主席卡洛·佩特里尼授予成都亚洲首个“慢食之都”称号,成都又获得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此次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嘉宾的参与,不仅展示了成都丰富的美食文化,也为慢食运动在亚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都作为“美食之都”,一直以来都注重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慢食运动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成都美食的内涵,提升了成都在国际美食领域的地位。

2019 年,成都慢食协会成立大会于成都举行。作为“2017 国际慢食全球大会·成都”的重要成果,成都慢食协会的成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成立大会期间,以“慢食·慢村”为主题的慢食展览也在成都铁像寺水街同期开展,展示了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各地特色食材,为成都“慢食之都”、“美食之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西安

2019 年,第二十届西安国际酒店设备及旅游商品展览会期间,除传统的酒店设备及旅游商品外,时尚、轻奢的咖啡元素,吸引了一大批观展来宾,成为此次展会的一大特色,细逛展会,能隐约嗅到未来餐饮行业的风向标。虽然西安在慢食运动方面的发展相对北京和成都来说较为缓慢,但这次展会也为慢食理念在西安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契机。

随着慢食运动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美食,追求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相信在未来,慢食运动将在中国更多的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为保护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和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慢食市场探索

(一)奥地利慢食市场特色

奥地利拥有第一个慢食市场,位于布尔根兰地区。这里的慢食市场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充分展现了慢食主义的理念。

一走进大地市场,色彩缤纷的摊位扑面而来,散落在由山羊谷仓改成的市场大厅前的草坪上。大厅里还有一个食堂,当地渔民售卖新鲜捕捞的鱼鲜,屠夫和奶制品售卖商提供丰富的本地产品。大地市场之所以被称为慢食市场,是因为其生产者都遵守严格的质量规定。这些规定包括不在大规模农场生产,生产地在距离市场所在地约 25 英里(40 公里)的半径范围内。这样的规定确保了食品的新鲜度和本地特色,同时也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慢食市场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慢食市场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食品,也对当地经济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为小规模生产者提供了销售渠道,使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报酬。其次,慢食市场成为了当地文化的展示平台,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当地的饮食传统和生活方式。例如,在大地市场,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加泰罗尼亚地区传统山羊奶酪 Garrotxa,了解其复兴的故事。这种奶酪在 1980 年代近乎绝迹,而后在年轻奶酪匠人和山羊养殖合作社的努力下得以复兴。慢食市场还为社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分享生活中的故事。

(三)慢食市场的未来发展

随着慢食运动的不断发展,慢食市场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慢食市场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农民、渔民和手工艺人的合作,推广更多的本地特色产品。同时,慢食市场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美食节、工作坊等,提高公众对慢食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慢食市场还可以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慢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奥地利的慢食市场为我们展示了慢食主义的实践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探索可持续饮食方式的范例。

七、慢食好处多多

(一)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保护肠胃:慢食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为碱性,咀嚼充分可使进入胃中的碱性食物增多,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侵害。同时,唾液中的蛋白质进入胃部后会反应生成蛋白膜,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有益口腔:细嚼慢咽能充分调节口腔生理机能,促使牙龈表面角质层变化,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牙龈抗病能力。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大脑接收饱腹信号需要时间,细嚼慢咽能让大脑有足够时间判断是否吃饱,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避免度饮食带来的不适。《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证实,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激素胆囊收缩素(CCK)的分泌,有助于控制体重。

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 20 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放慢吃饭速度,能对减肥、减重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慢食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促进消化:细嚼慢咽可增加唾液分泌,促进消化酶活性,提高营养素吸收率。还能降低胃食管反流风险,减少胃肠道负担。《营养学杂志》指出,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减少消化系统负担,有效缓解肠胃疾病困扰。

降低血糖:吃饭快慢对血糖有一定影响。同样的食物,快速进食相比细嚼慢咽,口腔咀嚼次数少,食物从胃进入小肠时间短,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速度快,血糖升高速度和幅度都会变快。而细嚼慢咽使食物颗粒小,更好消化,被唾液淀粉酶作用更充分,碳水化合物的血糖上升速度理应上升快一点,但一项实验表明,如果按血糖曲线下面积来算,不同咀嚼性的碳水食物之间差异并不太大。

(二)对心理层面的益处

心灵疗愈: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常常感到疲惫。细嚼慢咽,放慢行动,专注于当下的美食,能让心灵得到短暂的休息和疗愈。心理学研究发现,细嚼慢咽有助于减少焦虑和压力。

享受满足感:慢食让人们深刻体验食物的美妙,满足内心渴望的仪式感,带来味蕾的享受。放慢吃饭速度,细嚼慢咽,能提升用餐的愉悦感,减少对食物的过度渴望。

(三)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慢食是一种美食态度,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反对按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快餐食品,保护美味佳肴,维护人类不可剥夺的享受快乐的权利。慢食运动鼓励人们食用本地的时令蔬菜水果,保护本地的传统饮食文化,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慢食也是一种社交的艺术,放慢吃饭速度,能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交流和分享,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总之,慢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去践行和推广。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