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易致冻伤,数九天冻伤该咋办?专家提醒极寒外出要保暖,轻度可自救,严重需就医。冻伤后要迅速脱离低温现场,注意清洁、涂药等护理,复温关键要恰当,预防冻伤要注意防寒、保湿等。糖尿病等病人更易冻伤,需做好保暖。
冻伤的处理方法
冻伤后的急救处理
寒冷天气外出时应注意保暖,一旦发生冻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迅速离开低温环境,移至室内。
2. 如果衣服与人体冻在一起,应用温水融化后再轻轻脱去衣服。
3. 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外涂冻伤膏,切记冻伤部位不能用热水泡或用火烤。
4. 最好为患者加盖衣物、毛毯进行保温。
5. 对于冻伤患处,可用温水(38℃-42℃)浸泡,注意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再用毛巾或柔软干布进行局部按摩。
6. 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7. 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伤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冻伤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1. 尽快脱离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后,迅速脱去冷湿或紧缩的衣服和鞋袜,盖上棉被进行保温。
2. 迅速复温是关键。其方法是采用40℃一42℃恒温热水进行浸泡,在15—30分钟内可使体温迅速恢复接近正常。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即可停止。注意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复温期间可对肢体进行轻柔的按摩,但千万不能进行太急剧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溃烂,同时急剧的加热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何预防冻伤和低温伤害
1. 在寒冷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
2. 衣着保暖不宜透风,减少体表外露,露在外面的部位应适当涂抹油脂。
3. 保持衣着、鞋袜干燥,沾湿后要及时更换。
4. 寒冷环境下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
5. 进入高寒地区之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进入高寒地区后,可食高热量的食品。
6. 专家特别提示,糖尿病病人及腿部血运循环差的病人,皮肤对外界冷暖感觉敏感度降低,寒冷天气里更易冻伤,外出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寒冷天气易致冻伤,冻伤后要及时处理和护理。脱离低温现场,正确处理患处,注意保暖和清洁。预防冻伤要注意防寒、保湿等。糖尿病等特殊人群更需做好保暖,避免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