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游泳本是好事,可宝宝却常因各种原因啼哭。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脖圈不合适、水温不当、耳朵进水或怕水等。了解这些原因及应对方法,能让宝宝更好地享受游泳乐趣,同时也要注重安全卫生哦。
婴儿游泳啼哭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缺乏安全感
初生婴儿一般不会害怕水,但如果间隔时间长了没有游泳,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啼哭。这时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在水中握住婴儿的小手,用语言转移其注意力,然后慢慢松手。
2. 在水中抱住婴儿,用语言安抚他(她),让他们慢慢适应。
3. 如果哭闹得厉害,才把他抱起来安抚。
建议隔一两天再尝试游泳,多游几次后,婴儿就会逐渐适应,不再害怕啼哭。
脖圈不合适
婴儿脖子短,如果脖圈太小,会对他们造成束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从而导致啼哭。这时家长应该更换略大一点的脖圈。如果脖圈太大,可以在婴儿头的后部垫上一定厚度的小毛巾。家长要选择合适的、舒服的、安全的婴儿脖圈。
水温不合适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着凉感冒,在游泳时把水温调得太高,这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水温应该是:
1. 初生婴儿(第3天至10天内)的水温应在37~38度。
2. 出生10天以后的水温缓慢降低。
3. 夏天的温度控制在35度左右。
4. 冬天的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
5. 春秋两季天凉的时候控制在36度。
总的来说,婴儿游泳的温度应在39度以内,33度以上。水温过高会让婴儿感到不适应,导致啼哭,最合适的温度应是婴儿背颈部温度,这也是婴儿表皮最高温度。
如果婴儿游了几分钟后开始哭闹,可以喂少量的水,休息一下再游。
耳朵进水
出生三个月以后的婴儿游泳时,运动量很大,耳朵容易进水,容易引起中耳炎。家长要使用防水贴将婴儿耳朵包严实。
怕水
通常6个月前没有游过泳的婴儿,6个月后游泳会啼哭,因为他们开始懂事,也知道害怕。这时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先少放一些水,让婴儿可以坐在里面玩,再慢慢增加水量,戴上脖圈游,多适应几次就可以了。
带宝宝游泳时,若遇哭闹,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脖圈不合适、水温不当、耳朵进水或怕水等原因。家长需查明原因并采取对策,如握住小手、更换脖圈、调整水温等。同时,要注意游泳安全和卫生,让宝宝愉快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