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可能致婴儿“小头症”,34 国确诊。世卫紧急应对,中国已确诊两例输入性患者。寨卡病毒潜伏期 3 - 12 天,对孕妇危害大,宝宝可通过防蚊等措施避免感染,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准妈妈应避免前往疫区。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的发现和传播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的寨卡森林中被发现,并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该病毒。1968年,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人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此后,寨卡病毒逐渐扩散到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等地区。2007年,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发生了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暴发疫情。2013年10月,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暴发,发生病例大约有上万例。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其后疫情持续发酵,并引发了大规模疫情。
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目前本土居民感染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以南的拉丁美洲地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洪都拉斯、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多米尼加等。

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

人们会在被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之后染上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的危害

对普通人的危害

寨卡病毒潜伏期为3-12天,很多人在感染寨卡病毒后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约20%的患者仅出现轻微症状,包括低烧、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但极少有严重病例发生。这种病毒并不会致命,也不需要住院治疗,一般经过对症治疗和休息后,一周内就可痊愈,并可获得终身免疫。

对孕妇的危害

巴西卫生部表示,寨卡病毒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的高度可疑因素。这种病毒一旦进入孕妇体内,会破坏腹中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致使孩子畸形。医学家们对此也十分惊讶,因为胎盘是婴儿的天然保护层,可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入侵,但巴西一项研究显示,寨卡病毒是可以穿过这一重要屏障,并在羊水中集中,这是寨卡病毒的近亲(登革热和西尼罗河)都做不到的。
患小头症的婴儿在出生时颅围小于33厘米,容易大脑发育不良,出现身体残疾和智力障碍,比如视听障碍、行动障碍和认知障碍。因此,拉美多国公开呼吁女性暂缓怀孕,萨尔瓦多也号召女性两年内不要生娃;鉴于里约奥运会将在半年后开幕,巴西也表示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观看奥运会。

宝宝如何避免及预防

防患寨卡病毒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防止蚊子叮咬会保护人们免患寨卡病毒,也不会患上通过蚊媒传播的其它疾病。
1、勿穿深色及花色衣物
2、可涂一些驱虫的物质
3、搞好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宝宝个人防护,进入公园玩耍,要穿长袖衣服,并及时洗澡换衣。
4、屋中放些风油精,在身上抹些风油精,它气味会使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的虫子不愿接近你。
5、保持宝宝身体洁净不带有异味,这也是避免蚊虫叮咬的好方法。
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地方。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斑丘疹、关节痛、非化脓性的结膜炎,其他感染的症候群还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虚弱无力;腹痛、恶心呕吐、粘膜溃疡、皮肤瘙痒。。出现上述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
医生关注:昆虫叮咬是否伴有全身过敏?是否有感染?是否有全身中毒症状?

家长能做什么?

一旦发生了虫咬伤,切忌搔抓,不可用热水烫洗,可先用胶布或胶纸反复多次粘去皮疹处的毒毛,及时用肥皂水或碱性水溶液冲洗局部,以中和毒素。切不可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花露水、清凉油、姜、大蒜、牙膏等,因其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加剧病情。严重者可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给予适合的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
特别提醒:准妈妈和备孕妈妈应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疫区。若非去不可,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蚊子叮咬。若从疫区回来,出现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应抽血化验并做超声检查,查看胎儿发育状况。

寨卡疫情会不会在中国大规模爆发?

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圭亚那、法属瓜德罗普岛、佛得角、萨摩亚和圣马丁岛等22个国家大肆流行。但由于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并不会通过人和人传播,再加上目前中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寨卡病毒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不过中国南方地区需要警惕,应注意做好防止蚊虫叮咬的措施。
此外,由于伊蚊易在室内外的锅、盆、瓦、罐和洼地的积水中滋生,平时要注意清除积水,消灭伊蚊的滋生地。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可能致婴儿“小头症”。世界卫生组织已应对,多国确诊病例,中国也有输入性患者。预防要防蚊虫叮咬,穿长袖等,保持环境清洁。孕妇和备孕妈妈应避免去疫区,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目前中国疫情传播可能性低,但南方需警惕防蚊。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