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好几天不拉屎,妈妈们便开始担忧是否便秘。每天关心宝宝便便,如过山车般心情。本文将讲宝宝便秘之事,包括判断标准、原因及应对办法,如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让妈妈们不再为宝宝屎尿屁操心。

宝宝便秘,妈妈别慌!

什么是宝宝便秘?

判断宝宝是否便秘,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
1. 大便干结,成一块一块的。
2. 排便费劲,宝宝排便疼痛,会哭闹。

比如,宝宝拉粑粑总是哭闹,拉得很费劲,拉出来的还是一颗一颗的块状,那宝宝就是真的便秘了。

注意宝宝便秘并不是以多久排一次便为准哦,只要宝宝排出的便便是软便,就是“优秀”的便便。同理,很多2-6个月的母乳宝宝会发生攒肚,1周甚至10天都不拉粑粑,只要拉出的是软便也不需要担心。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呢?

1. 生理特点
宝宝还小,腹肌收缩力小、肛门括约肌功能发育不成熟、腹压增高和盆底肌肉收缩不协调,这些原因会导致粑粑积留在肠道,发生便秘。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的生理器官发育不成熟,长大就好了。

2. 喂养方式
大部分宝宝便秘都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喂养方式。母乳宝宝不容易便秘,是因为母乳中蛋白质结构非常适合宝宝,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之比为80:20,乳清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还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和核苷酸,帮助宝宝维护肠道健康。而奶粉宝宝更容易便秘,除了冲调过浓的情况。还可能是因为配方奶中的甘油是结合α棕榈酸,α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就会形成不溶于水的钙皂。宝宝就容易发生便秘。这时,宝宝便秘,只是奶粉不合适,换一种就好了。添加辅食的宝宝则多是由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宝宝真便秘了怎么办?

1. 饮食调整
母乳宝宝一般不会发生便秘。奶粉宝宝便秘可以选择配方奶中含有益生元和益生菌强化。6月龄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添加少量含有山梨醇的果泥或果汁。如西柚、梨、苹果等,有轻泻作用。宝宝便秘大多是由膳食纤维不足导致的,给宝宝加辅食时,可以添加一些菜泥,如红薯、萝卜、土豆、南瓜等根茎、瓜果类蔬菜。严重便秘的宝宝在不影响奶量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加一些水。

2. 补充益生菌
吃部分菌种的益生菌也可以改善部分宝宝的便秘情况。如:乳双歧杆菌DN-173010、乳双歧杆菌BB12、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大肠杆菌Niss 1917。但改善归改善,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益生菌可以用作治疗功效,所以,2014年北美及欧洲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指南不建议常规使用益生菌。

3. 药物
在临床中,婴儿便秘的治疗原则如下图,是按照分级的原则。最先从四线药物膳食纤维制剂开始,也就是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果宝宝对膳食纤维制剂完全无效,才逐渐考虑使用溶剂性、渗透性泻药等。

宝宝便秘问题常见,生理特点和喂养方式是主因。判断要注意大便性状和排便情况。便秘可通过饮食调整(添加菜泥等)、补充益生菌及药物治疗。母乳宝宝少便秘,奶粉宝宝多因配方。妈妈们别太焦虑,多观察多照顾宝宝肠道健康。